天地英豪免费阅读第013节 当头棒喝
一时间整个成都九城震动,越来越多的百姓得到消息之后纷纷向内城涌来。
民众之中憨夫愚妇虽多,可学子士人当然也不少。这些人在见到这么一个让人侧目愕然场景之后自然而然的要打听事情的真相,因此百官之中那几个原本思想就靠“左”的年轻官员见状更是来了精神。竟然学民国时代的进步学生那样,将围观百姓当中的学子士人都招集起来,把刘威昨天夜里那套神话体系和邪魔借蒙人神祗之名,惑蒙人屠戮万民的说辞搬了出来。
道刘威言,天帝感赵宋奸佞横行,朝纲崩坏,气数已尽,万民以失教化,不拜中华正神上仙,却拜那西域番邦的番神菩萨。那岳飞本是天上的武德星君,却被宋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凌迟处死,引得天帝震怒。天帝有感每每派下星宿却被人间帝王擅杀,怒急之下这才派刘威二人下凡,重塑乾坤。
而这刘威本是汉高祖刘邦的玄孙,千年之前就在峨眉山的飘渺峰上修炼成仙,这次为救万名受命下凡更是脱了仙籍散了仙力而来。可谁知,知府大人却冥顽不灵,一意要保那已被天帝所唾的宋赵小儿,这才逼走上仙的事情说了个大概。
那几名官员当中有幸看得电影的,更是将《蜀山传》里面的仙魔大战,魔物强横,满天的骷髅头飞来飞去杀人于无形,就连仙人都抵挡不住的事情描述了个天花乱坠。众人结合蒙军总是以枭首之数来抵战功的真实情况,更是被吓得不行。
再结合刘威要走时留下的天机预言,以及殷切叮嘱成都百官当以万民为重。什么降敌以保民,若意为赵宋保节尽忠而不降,也可遣民至峨眉山下,仙人粉身碎骨也要保全万民的话。当下就把这些士子文人给感动得一塌糊涂,痛哭流涕不以。
这其中最让这些士子文人心痛莫名的就是关于岳飞的下凡之说,由于此时尚是宋末排名第二的奸臣贾似道权倾朝野。虽然二十多年前赵宋宁宗皇帝赵扩追封岳飞为鄂王,并且削去秦桧封爵,打击了投降派,大快人心。可史弥远、贾似道之流掌权的朝堂自然是不能大规模为岳飞翻案的。
可现在却不同了,原本只是民间多有岳飞岳爷爷本是天上星宿下凡之说,现在终于从上仙的口中证实岳飞、岳武穆真是上天的星宿武德星君下凡。而且岳飞被赵构那个狗皇帝擅杀之后,果然引得天帝震怒,降下天威要改朝换代,再造乾坤,这让那些士子文人终于在心中上找到强大的理论支持和精神支柱。
当下这些文人立即打着小跑向四面八方散去,纷纷开辟第二战场,向民众宣传上仙的种种。有了这些义务宣传员的大力支持,等刘威蜗牛爬般的将车终于开到成都南门的时候,几乎全成都的人都知道了这事的来龙去脉,其中的种种。
不过这一次由于事关重大,并且搞宣传的又都是些记忆力甚强的文人士子,因此到没把内容传得太过离谱。
民众基本上知道了四点中心思想:
一、刘威是汉高祖刘邦的玄孙,几千年前就得道成仙。(宣传的人言之凿凿,甚至扬言司马迁的《史记》上都是有记载的。)
二、岳飞确实是天上的星宿,是玉皇大帝派的武德星君下凡,是来助宋皇保全大宋江山的。可那皇帝老儿却被奸臣蛊惑,将岳爷爷给凌迟杀了,引得天上的玉帝大怒,觉得这赵宋气数已尽,这才派刘仙人下凡来拯救万民。
三、刘仙人知道成都的守将赵彦呐因为害怕蒙古大军而带着守卫成都的大军跑了,这才来到成都准备带领成都的军民抵抗蒙古人。可知府大人却以身为大宋官员的名义,不愿意听刘仙人的调遣,这才逼走刘仙人的。
四、这个丁黼丁大人带着成都的百姓守城肯定是守不住的,而蒙古人破城之后肯定是要屠城的。
当然,这些义务宣传员们有感岳飞今日终得上仙正名,当下也自然是绘声绘色的将陷害岳飞的大奸臣秦桧,欺君乱政的史弥远,以及当前南宋朝廷里正在崛起的新一代奸臣贾似道他们的丑恶嘴脸给描述了出来。
顿时成都军民群情激愤,原本以为官员们跪地膝行是为了挽留上仙,现在经过宣传员们的如此这般宣传之下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是用这样的手段逼走上仙,当下看这些官员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也就在这时,就在成都的南门内,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一名老者居然手持一根大棒跪在南门口正中,正正当住了刘威的去路。刘威定睛一看却认出了这老者昨天晚上也有出席,似乎是这成都城内的士绅,还是丁黼的族叔辈。
车开到老着身前自然是要停下来的,百姓们纷纷好奇这老者乃是何人,居然敢挡仙人的仙架.当即有认识的人就说了,说此人姓丁名祁,正是丁黼的亲叔叔。
却听这丁祁待得刘威停下,当即向身边的两个下人喝道:“将那逆子带过来。”
下人自去将那膝行跟在车后,早已经把两块膝盖骨都磨得鲜血淋漓的丁黼给架了过来。想那成都府衙门到这南门口怕不是有十余里的路程,这近百官员和他们身后的近万人就这么用膝行将过来,此情此景要是换了旁人恐怕早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可刘威为大计故,却不得不狠下心来,只能装做熟视无睹。
不过现在终于有人堵了路,当然也就顺坡下驴了。
当即刘威下得车,做势要上前搀扶,口中却道:“老人家,汝这是为何。”
那丁祁自然是不敢让刘威来扶的,只见他膝行急退三步,以额扣地道:“不敢,不敢,草民怎能在上仙面前称老。”
“汝这是何故……”刘威见他不愿起来,也不再继续强求,只是对他拿着的那根大棒感到有些不解。不过这时候已经累得快神智不清的丁黼却被人架了过来。却见丁祁操起大棒,爆喝一声“逆子”向丁黼脊背打去。
刘威这一下可就傻了眼,当即想起用大棒揍人这招似乎有个名称,叫做“当头棒喝”。当下只见丁祁一边操着不知何地的方言斥骂,手中的大棒也一下一下向丁黼的背上打去,而丁黼只能咬呀硬挨,不能躲闪。
而这时跟在车后的百官也爬了过来,却见一个年纪大约三旬左右的中年人见到丁黼挨打,突然大叫一声扑了过来,紧紧的抱住了丁黼,以自己的身体挡在了丁黼的身上,此人正是丁黼的儿子丁昌。可丁祁依然不管不故,仍然操着大棒一下接着一下的向两人打去,并且口中的方言骂得更是激烈。
眼看着形式发展到如此地步,不论是丁黼还是刘威,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才好。如果这时刘威真的执意要走的话,恐怕丁黼父子首先就要被这个族叔给活活殴毙,而成都的百姓立时就要民变。正当双方都缺少一个下台借口的时候,此时却有十余个官员带着大队身着长衫,头系儒生巾的士子奔将上来。
却见打头两人都是三旬年纪,面目肃穆。
这二人带着众士子先是对刘威一拜,又起身向东边朝着临安方向拜了三拜,这才站起身猛然脱去了身上的大宋官袍,而跟他们身后的士子们也纷纷拿出身上的小剑匕首,呲喇一声将长衫的前襟给削去。
那二人脱去官袍之后待众人整理衣衫完毕,这才对着刘威重新拜到,口中道:“原大宋成都府,主薄、漕吏张昭、刘茂携成都士子拜见主公。”
二人这一出口,周围百姓顿时哗然。
这正在殴打着丁黼父子的丁祁和正在被殴打的丁黼父子也纷纷侧目愕然,不过瞬吸之间,周围的百姓纷纷醒悟过来,当即欢喜得山呼海啸般高呼道:“拜见主公!拜见主公!”
丁黼见此,自然知道大势已去。
虽然怅然涕下,可想想这样的情势还不是自己一手搞出来的。踌躇间,却听儿子丁昌道:“父亲,大势所趋,天意如此,我等还是顺民意,从了主公吧……”
丁黼长叹一声,哆嗦着终将身上那件穿了五十载寒暑的大宋官袍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