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网
优秀文学小说推荐

三国好小子全文在线阅读,三国好小子小说免费版

三国好小子免费阅读第二十章:雁门郡要遍地反贼了

  张杨一路上不敢见人,正好也省了不少应酬,节省了不少时日。5天后,全部兵马就一路来到了雁门关南门外。

  只见早有郡县两个衙门的人和成群的百姓排列得整整齐齐在关外迎接,为首的正是白发苍苍但身体硬朗的雁门郡太守皇甫节,这些人老远看见张杨的骑兵队伍,一声令下鼓乐齐鸣,还有人载歌载舞,欢迎仪式搞的比大户娶媳妇还热闹。

  喜爱热闹的张杨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在那里闹腾,要搁到以往早就春风满面的迎上去了,可这次他傻愣愣的呆在那里,直把吹鼓手吹到腮帮子都肿了也没有向前挪动一步。

  皇甫节对刺史府这次增兵本来就不知所谓,现在看到张杨大军止步不前,心中更加疑惑,干脆就带着身边的张辽、杨丑等人走了过来。

  所有人见这等架势,不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歌也停了,舞蹈也不跳了,个个都伸长脖子在原地呆着,朝着前方张望着。

  张杨看到老太守皇甫节走近,环顾了一番身边诸人后,才道:“老大人,诸位,有劳大家前来迎接本官了。但张某人此番到雁门郡实在是担不起诸位这份迎接,更无功无恩于雁门百姓,恐怕还要多有得罪,实在不敢担此大礼,就请让乡亲们都散了吧!”

  大家听到这奇怪的答复,谁都不敢动。

  皇甫节毕竟德高望重,又十分自信这郡里政通人和的,绝没有可怪罪之处,所以直接回应道:“既然张大人这么说了,那就让大家都先散去吧,天气也的确炎热,不要让乡亲们中了暑热。”

  早有从人转身奔去,须臾间人群就全部散去,各忙各的了。张杨这才走到皇甫节近前,拉起老人的手,问道:“老人家,您身体可好啊?张刺史专门让我问候您啊!”

  老太守实在搞不清楚这刺史府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笑道:“还好还好,有劳刺史大人挂念了。”

  张杨又道:“老太守您今年高寿啊?”

  “嗨,我的年纪你还不知道吗?今年七十有三了。”皇甫节也知道这小子是在没话找话,但也不能不答。

  “七十三岁啦!不像呀,”张杨假模假式的笑道,“您老精神矍铄,我看着也就是五十多岁。”

  “哈哈哈……”没有老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的,所以皇甫节高兴地笑了,但还没有高兴到忘记正事,“这炎炎烈日的,张大人率领大军这么大老远赶到雁门,不知所为何事啊!”

  终于进正题了,张杨也知道躲不过去:“此次来雁门确有要事,还需要大家鼎力相助才是啊。”

  “难道说刺史府得到了什么消息,鲜卑人要南下了,我雁门郡又要重燃战火了。”皇甫节异常紧张的说道。

  张杨狠狠的咬了咬牙,说道:“重燃战火是肯定的,但不是要抵抗鲜卑人进犯,而是要剿灭郡内反贼。”

  “哦!张大人是说刘四儿谋逆案啊!”皇甫节深深的舒了一口气,心中暗怪这张懿也太小题大作了,小小事情如此兴师动众的,“刘四儿等13名案犯全部拘押在牢,只要刺史府传信处斩即可,何必大军亲至呢?”

  张杨现在都想找个地缝一头扎进去了,谁知道事情怎么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呢!但话再不好说还得说,朝廷的旨意终究还要执行啊!只得硬着头皮说道:“老大人,这事情有点儿变化,朝廷那里掌握的叛贼人数和实际有些出入。”

  “有些出入。”这次不止皇甫节诧异了,在场所有人基本都感到莫名其妙,除了1个人,就是杨丑,他此时的心都要提到嗓子眼儿了,他当初可是把反贼人数从13个,一家伙提升到了3百,当时也是光想着报功,也没有想到刺史府会派出5千大军前来行刑。

  圣旨被恭恭敬敬的送到了皇甫节面前,皇甫节也不顾什么礼节了,一把抓过来就打开细看,众属官也立刻把脑袋挤了过去,都想要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情,还没有看完就集体瞠目结舌了。

  “大人,这到底是怎么会事情啊?此案最初就是下官主审,那刘四儿区区一个曲将,连斥候营的5百弟兄都统领不了,他哪有那个本事兴兵作乱啊!”张辽年轻人心性,还没有看完圣旨就紧张的争辩起来了。

  众属官也个个都气坏了,七嘴八舌的围着张杨嚷嚷道:

  “在下主管刑狱,刘四儿那厮现在还关押在大牢里,我今早刚刚巡视过,他何曾被劫狱啊?难道他在大牢里被群贼拥立为帝吗?”

  “还什么雁门郡全郡皆反,我们怎么都不知道啊!”

  “就是,还什么鲜卑人万骑南下,大人您站在北城墙上瞅瞅,能看见一个鲜卑人吗?”、

  “还叛匪遍地,要真是那样,大人这5千人马焉能横穿雁门郡啊?”

  “这还要筑京观呢,到哪里去找那么多人头啊,不行把我的算上一个。”

  ……

  张杨也自知理亏,无地自容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皇甫节仔仔细细的把圣旨又看了几遍后,终于从惊愕中反应过来,无力的抬起右手轻轻挥舞了两下,群情激奋的人群马上安静了下来,静静的看着老太守说话。

  “张大人,这情形您也看到了,我雁门郡实在是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叛匪啊!还请回禀刺史大人,向朝廷说明情形,千万收回成名啊!”皇甫节双手抱拳,弯腰一躬,言辞恳切的恳求着。

  张杨慌忙上前将其搀起,说道:“老大人,相信您也看出来了,这可不是别人拟旨,这可是皇帝陛下亲笔手书啊,我们总不能上书说圣上搞错了吧!”

  这话一说,大家就知道事情不可挽回了,当今圣上耽于享乐,平时连早朝都懒的上,这次竟然不惜亲自执笔手书圣旨,看来就算是搞错了也绝不会更改了。

  有人小声提议道:“那要不就请张大人回禀刺史府,就说反叛闻您大军救援,全部自行溃散,北逃草原去了。”

  这种不损阴德的方法也曾经在张杨心头徘徊过,但很快就被他否定了,张懿现在正是升官的兴头上,还巴望着当上三公九卿呢,现在别说千把条人命了,就是上万条人命他也不会放在眼里的。

  只能苦笑一声说道:“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也就不瞒大家了。刺史大人一番雄心壮志,目前正在晋阳城里集中各郡兵马,如果在下不能与列位大人齐心协力先期剿灭反贼的话,到时候刺史大人亲至,那带领的就不是5千人马,而是5万人,他要的功劳可就不是上千首级能换来的。”

  说完,张杨朝着周围众人深施一礼,才直起身子长出了一口气:“在下这里先行谢罪了,虽然并非出自本心,但接下来我也就只能严格奉旨行事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