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这话说完,许迎春还没反应呢,李正林先急了:“娘,两文钱一碗不算贵!你要是尝过凉粉的味道,就知道这两文钱绝对花得值!”
赵氏瞪他一眼:“我话还没说完呢!”
李正林顿时不吭声了。
赵氏看着许迎春说:“迎春你看啊,咱们村子里都是普通农户,谁家也不富裕,舍得一口气拿出两文钱买凉粉的,不能说没有吧,但肯定是少之又少……”
许迎春点点头,很是认同她的说法:“可说呢,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做,就想着在村子里先卖卖试试。”
赵氏见许迎春没有不高兴,反而认真地和她说话,心里又舒坦了几分:“要我说啊,你倒不如以物换物,让大家用些其他粮食换凉粉,这样,生意或许会好许多——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具体要怎么卖,还是看你自己。”
许迎春神色郑重:“我知道了婶子,你的建议我会好好考虑,多谢。”
赵氏笑了:“行,那你先忙,我回去了。”
李正林冲许迎春挤眉弄眼:“没想到咱们是一个村子的,你叫迎春是吧?你做的凉粉很好吃,绝对会火爆的!”
许迎春唇角上扬,由衷道:“那就承你吉言了。”
李正林端着凉粉回自家地头了。
许迎春沿着小路继续叫卖。
没一会儿,李正林又来了。
他手里拿着两个空碗,无奈地笑:“迎春,再给我来两碗!”
刚才他拿着凉粉回去,给爹娘和大哥都尝了一口,没想到他爹尝完,直接就把那碗凉粉抢了去!
他娘也赞不绝口,说真没想到这凉粉这么好吃。
就连他哥,都罕见地让他再来一碗。
送上门的生意,许迎春自然也没有不做的道理,很快又给他盛了两碗。
李正林心满意足地端着两碗凉粉回去了,他还帮着向周围的人宣传凉粉。
没一会儿,又有好几个或是好奇、或是嘴馋的人拿着碗追上许迎春,要买凉粉。
但是一听到要两文钱一碗的价格,他们脸上顿时露出肉疼的神情。
许迎春明白他们这是心疼钱,于是说:“也可以用鸡蛋换的,两个鸡蛋就能换一碗凉粉!”
村里人家里的粮食无非就是黍米这些,她不太想要。
但是鸡蛋就不一样了,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攒多了拿去卖,无非就是会麻烦一些。
一听可以用鸡蛋换,那几个人立刻就回家去拿鸡蛋了——谁家还没养几只鸡啊,两文钱他们觉得贵,可是换成了自家鸡下的蛋,就没有那么心疼了。
没一会儿,许迎春就收到了十好几个鸡蛋。
她这鸡蛋也没办法拿太多,好在大树和刚子挖木薯回来,见她不在家就出来找她了。
许迎春就让大树回去把鸡蛋放下,再拿个篮子过来。
至于刚子,他嗓门大,就留下他帮她一起吆喝。
这几天她和刚子也熟悉起来了,知道他就是个没什么心眼的小吃货。
刚子吆喝得很卖力,吸引了不少人凑过来。
而大多数凑上来的人,在尝过凉粉之后,几乎没有不被它那酸辣爽滑的口感征服的。
当然,大多数人只愿意拿鸡蛋换,只有少数几个人用铜板买。
不到半个时辰,许迎春带来的凉粉就一售而空!
今天算是个开门红!
回到家,肚子已经饿得咕噜咕噜叫了,许迎春拿出提前留下的一部分凉粉,拌匀后分成两份。
一份让刚子带回家吃,另一份则是她和许树的晌午饭。
刚子流着口水就往家跑。
跑到门口,李建正好从地里回来。
见他端着一个大盆从许迎春家的方向跑来,李建心里明白,这小子又去许家拿吃的了。
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他似乎听到有人在谈论“凉粉”,他并没有吃过凉粉,甚是闻所未闻。
但是他心里隐隐有种感觉,能做出凉粉的,应该就是许迎春了。
连鱼汤都做得那么好喝,一点腥味也没有,还有什么是她做不到的呢?
他下意识往许迎春家里看了一眼,院子里却没有人。
李建抬脚回了家。
……
许树也是第一次吃凉粉,酸酸辣辣、冰冰凉凉的凉粉,他很是喜欢,一口气吃了两碗。
吃完,他有些不敢置信:“姐,凉粉真的是用木薯做的?”
早上吃的木薯,煮熟以后的口感是软软糯糯的,怎么同样是由木薯制作而成的凉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口感?
许迎春忍不住笑:“当然,这木薯可是好东西呢,等晚上我给你做点木薯糖水?”
“木薯糖水?”许树问,“那又是什么?”
许迎春:“到了晚上你就知道了——先看看这一上午的收获。”
许树眼睛顿时就亮了:“有好多鸡蛋呢!”
地上静静放着两篮子鸡蛋。
许迎春拿出一个藏青色荷包,把里面的铜板都倒在桌子上。
她数了数,一共有十文钱,这是今天卖凉粉赚的,当然还要再加上地上的两篮子鸡蛋。
她粗略估计一番,每个篮子大约有20个鸡蛋,两个篮子就是40个。
许树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数了数,满脸惊喜地抬头:“姐,一共有45个鸡蛋!”
片刻后,他又皱了皱眉,“现在天热,这鸡蛋也放不了太久……咱俩得吃多久才能吃完啊?”
而且李奶奶昨天还给了他们小半篮子鸡蛋呢。
一时半会儿真的吃不完。
许迎春忍不住笑:“留一部分自己吃,剩下的攒多了拿到镇上去卖钱。”
许树身子太瘦弱,得好好补补。
许树惊讶了片刻,觉得他姐说得有道理:“是啊,光咱俩肯定吃不完,可是,咱们村子离永安镇太远了,拿着这么多鸡蛋……恐怕吃不消。”
许迎春趁机问:“大树,咱们村里或者附近的村子,有没有人赶牛车去镇上?”
她从江府回来,就是先坐牛车到永安镇,可惜从永安镇回到大河村,确实没有找到牛车。
可能是她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坐牛车的地方,也可能是从永安镇到大河村,确实是没有牛车的。
许树想了想摇头:“好像没有。”
许迎春有些发愁了。
如果从村子里到永安镇没有牛车的话,那这么多鸡蛋确实不好拿到镇上。